最近读完了《沟通的方法》,作者是「得到」App 联合创始人和 CEO 脱不花。她的个人经历非常励志,19 岁就开始创业,没上过大学,但写的散文却得过“人民文学新人奖”。
一个没有特长、没有背景、没有学历,从小城市漂到北京,这样一个人,怎样立足、怎样学习、怎样发展呢?她给的答案是:靠贵人相助。而在贵人相助的这个过程中,她说能用的方法只有一种:就是全力以赴地沟通 。
罗振宇在推荐序里说到:这是得到 App 立志要岀齐的“职场四大名著”之一。《沟通的方法》是第一本。可见这本书在得到 App 中的份量。另外它在外面市场口碑也非常好,比如在我经常关注的知识星球里,就有一些与沟通相关的提问,并得到了一些大佬的推荐。
提问 1(来自知识星球:平民创业手册)
匿名用户 提问:涛哥,偶然间看到你说:会聊天是可以刻意练习的。想请问有没有具体的方法。
我是一个聊天不超过三句,每次聊天目的都很明确,都能快速的冷场。有时候逼自己找人聊天又总停留在基本的问候。最常用的就是:“最近怎么样”。
对方回:“就那样”,我:卒!
我是一个男生,再也不想把不会聊天归结于不想跟人交流了。
杨涛 回答:感谢提问,鸡汤我就不说了,直接开干,关于情感和交往方面,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的,今天给你上个大绝招,一个月变成聊天高手,现在,就现在,去下载一个探探,Soul,Tinder也行,把所有资料补充完整,可以用你朋友圈随便个帅哥头像吧,和他说好,然后每天一定聊10个姑娘,各种尬聊,目的就是怎么尬怎么来,然后你最起码能知道,今天说多喝热水,没人回你,明天就别说了吧,这就够了,一个月,神功大成。
别怕,谁认识你啊,心理门槛就迈过去了,唤醒心中的猛兽,一个月后,卸载,一定要卸载哈,(如果自己实在不会去找资料,也可以换个你女性朋友的照片,和她说好,然后认证完去学习撩你的孩子们怎么聊天的),
关于日常交流,推荐脱不花的《沟通的方法》,也可以报个她的训练营,一千多块,挺好,加油。
提问 2(来自知识星球:互联网的解忧杂货铺)
匿名用户 提问:冯大好,最近发现在做下属的一些业务上的负面反馈还挺心累的。我觉得初入职场遇到负面反馈,委屈丧气是正常的,都是这么过来的,想着他们可以自我调节的。但有些下属会出现应激反应,以至于当你正常询问业务进度的时候,他也会觉得你是在责问他,导致沟通不顺畅。想问下做负面反馈有什么技巧吗?或有什么基础管理课程推荐?感谢~
Fenng 回答 :得到上有脱不花的课程。可以学一下。
提问 3 (来自知识星球:池建强·让时间为你证明)
匿名用户 提问:您好池大,第一次提问,问题可能有些小白,但最近确实让自己很苦恼,请问在工作中怎么和不喜欢的同事沟通交流呢?
先简述下背景,部门组长平时下发任务后,恨不得 10 分钟问一次进度,总是打断别人,很烦。遇到问题,总是问别人咋办,自己给不出具体解决方式,感觉只会提问题。开会时其他人问他问题,多数时候都回答下会去看一下,回去看下文档,心里对他的能力很怀疑,导致的结果就是和他沟通的时候,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总是下意识想去怼他,请问该怎么调节呢,是保持自己的态度还是需要改下呢,第一次提问, 不太好意思,感谢池大。
池建强 回答:在背景信息不清晰的情况下,盲答:
1、可以先做一下换位思考, 比如你的组长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状态, 如果他像你描述的这么低能,为什么会当组长。就我的职业经验,体制外的企业很少让一个低能的组长长期负责一块业务。也许你忍一忍, 他很快就要走人了(这个描述是基于你对这个人的评论做出的)
2、职场毕竟是工作的地方,遇到问题解决问题,少关注情绪,我们尽可能做到不被人讨厌,也被去针对别人。比如这种情况,也可以协调换组?只是一种可能性。
3、推荐脱不花的书《沟通的方法》。因为业务关联,我曾经和脱不花开过好几次会,平时也有很多接触,脱不花是我见过的最会应对艰难沟通的人。无论是跟同事、合作者、内部的、外部的、年长的、年轻的、位高权重的、人微言轻的,她就有那种行云流水、一招化解、豁然开朗的漂亮。她的同事跟我说,平时公司内部就算真的发生了特别严重的错误和事故,要发飙骂人的场合,她竟然也能处理成建设性谈话。更别说常常三五句话就加速了事情的推进,并不因为她的职位,而是因为她沟通到位。所以如果你想学习沟通,可以看看这本书。50万册的销量不是白给的。
其实好的沟通方式,在工作中太重要了,但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。祝你沟通顺利。
下面是我的读书笔记。
这本书中绝大部分案例,都来自脱不花本人和已经在“得到沟通训练营”学习过的 3 万多名同学的真实经历。
本书共有 6 个部分,我把它划分为三块:沟通中的信息处理框架、沟通中的三大原则、沟通场景。
第一块,沟通中的信息处理框架。沟通的第一步是倾听,只有全力以赴地倾听了,才能识别出对方可能并不会说出口的那些潜在需求,从而做出正确的回应。如何做好倾听?里面提供了一个方法,叫做结构化倾听法。首先在大脑里画好三个框:情绪、事实、期待。比如:
事实:对方收到了一件破损的商品。
情绪:他很生气,也很着急。
期待:赶紧换货,最好还能补偿他的损失。
我们只要按照步骤,把信息往里装,就能看清楚,想明白,做正确。但有的时候对方只说了一两句话,传达的信息非常有限,很难分辨出他内心真实点的意图。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反向式叙述来挖掘更多的信息。这里列出了三个步骤,按照顺序,依次是是响应情绪、确认事实、 明确行动。
由于不同的人沟通风格各有不同,如果能越早了解到对方的沟通风格,就能越早使用对他有效的方法提高沟通中的效率。书本中介绍了一套分类方式,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类型人的风格。一共四种风格,分别是:控制型、表现型、谨慎型和温和型。为了方便我们记忆,使用动物来做了标识,分别对应的是老虎、孔雀、猫头鷹和考拉。
第二块,沟通中的三大原则。分别是:开放性、目标感、建设性。只有掌握了那些贯穿所有的沟通场景的底层逻辑,才能不犯低级错误。
a.开放性。实际沟通场景中,会遇到沟通对象三缄其口,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开放性,开放自我和对方,形成有效信息交互。在沟通中只有保持开放性,才能真正地把对方的意见吸纳进来。通过乔哈里窗理论,能够帮助我们在沟通中保持开放性。而评判一个人开放性的高低,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就是他有没有从沟通对象那里拿到新的信息,能不能因此输出一个更好的结果。
b.目标感。实际沟通场景中,与开放性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况,沟通对象信息如排山倒海涌来,事实中夹杂着情绪,情绪中夹杂着评判,这种情况下,我们需要有目标感,来保证自己的主线任务不被干扰。在沟通中保持目标感,其实是要把“我的目标”转化为“我们的方案”。书本里提供了 4 组练习,通过试用这几个句式,来实现我们自己的沟通目标:比如怎么约到大领导?怎么持续获得对方的帮助?怎么做好客户沟通?怎么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离职?
c.建设性。它是一项把沟通导向行动的能力。只有落实到行动,我们的沟通才不是说空话、说套话,也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。这里有一个把沟通导向行动的公式,它可以拆解为 3 个关键动作:建设性=可执行的最小化行动+可持续的行动阶梯+每个节点的及时反馈
可执行的最小化行动,万事开头难,很多沟通之所以停留在空想层面,就是因为没法启动第一步。有了第一步,其他行动才会像齿轮一样被带动着转起来。
可持续的行动阶梯,有了第一步还不够,我们还要把整个方案拆解,使其成为一级级可持续向上的j阶梯,把沟通导向最终行动。
每个节点的及时反馈,通过不断反馈,及时调整,让沟通对象对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产生掌控感。
三个原则的关系,一句话概括:拿开放性不断跟沟通对象扩大共识,减少彼此的认知盲区,以目标感为例,让沟通对象认可我们提供的方案,最后最重要的一点(建设性),把沟通导向行动,让对方拍板。
第三块,沟通场景。本书的第三部分开始,一共拆解了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基础的 18 个沟通场景,比如破冰、赞美、激励、说服、辅导、安慰、批评等高频问题。针对其中每一个特定场景都提供了相应的公式,比如破冰=双线卡位+展现关切+营造掌控 只要按照公式来照瓢画葫芦的学习,稍加组合,就可以应对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,形成自己的打法。
最后,沟通中的具体事项虽然结束了,但是双方的关系还在延续,沟通就是一场无限游戏。
这本书适合哪些人阅读?
在这个身处分工协作的时代,作为个体的一个人,很难避免和不同的人之间去打交道,它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,沟通能力就像游泳、开车一样,一旦习得便是不可逆的。
值得人手一本放在床头边时常翻阅的一本工具书。
题图:公众平台提供